
●卷一
记游
记过合浦2
逸人游浙东4
记承天寺夜游5
游沙湖6
记游松江7
游白水书付过8
记游庐山10
记游松风亭12
儋耳夜书13
忆王子立14
黎子15
记刘原父语16
怀古
广武叹18
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20
修养
养生说21
论雨井水23
论修养帖寄子由24
导引语26
录赵贫子语27
养生难在去欲29
阳丹诀30
阴丹诀31
乐天烧丹32
赠张鹗33
记三养34
谢鲁翰寄暖肚饼35
辟谷说36
记服绢38
记养黄中38
疾病
子瞻患赤眼39
治眼齿41
庞安常耳聩42
梦寐
记梦参寥茶诗42
记梦赋诗43
记子由梦44
记子由梦塔45
梦中作祭春牛文46
梦中论左传47
梦中作靴铭48
记梦49
梦南轩52
措大吃饭52
题李岩老53
学问
记六一语55
命分
退之平生多得谤誉56
马梦得同岁56
人生有定分57
送别
别子开58
昙秀相别59
别王子直60
别石塔61
别姜君62
别文甫子辩62
卷二
祭祀
八蜡三代之戏礼66
记朝斗67
兵略
匈奴全兵68
八阵图69
时事
唐村老人言70
记告讦事72
官职
记讲筵74
同省往来76
记盛度诰词77
张平叔制词78
致仕
请广陵79
买田求归79
贺下不贺上80
隐逸
书杨朴事81
白云居士82
佛教
读坛经83
改观音咒84
诵经帖85
诵金刚经帖85
僧伽何国人86
袁宏论佛说87
道释
赠邵道士88
书李若之事89
记苏佛儿语90
记道人戏语91
陆道士能诗92
朱氏子出家92
寿禅师放生93
僧正兼州博士94
卓契顺禅话95
僧文荤食名95
本秀非浮图之福96
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97
异事上
王烈石髓100
记道人问真101
记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山102
记罗浮异境103
东坡升仙104
黄仆射105
冲退处士106
臞仙帖107
记鬼107
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108
道士张易简110
辨附语111
三老语112
桃花悟道112
尔朱道士炼朱砂丹113
卷三
异事下
朱炎学禅116
故南华长老重辨师逸事117
冢中弃儿吸蟾气119
石普见奴为祟120
陈昱被冥吏误追121
记异123
猪母佛124
王翊梦鹿剖桃核而得雄黄125
徐则不传晋王广道126
先夫人不许发藏127
太白山旧封公爵129
记范蜀公遗事130
记张憨子131
记女仙132
池鱼踊起133
孙抃见异人134
修身历135
技术
医生136
论医和语137
记与欧公语138
参寥求医139
王龙治大风方140
延年术141
单骧孙兆142
僧相欧阳公144
记真君签144
信道智法说145
记筮卦146
费孝先卦影148
记天正法咒149
辨五星聚东井149
四民
论贫士150
梁贾说151
梁工说153
女妾
贾氏五不可155
贾婆婆荐昌朝156
石崇家婢157
贼盗
盗不劫幸秀才酒158
梁上君子159
夷狄
曹玮语王鬷昊为中国患159
高丽161
高丽公案162
卷四
古迹
铁墓厄台164
黄州隋永安郡165
汉讲堂165
记樊山166
赤壁洞穴167
玉石
辨真玉168
红丝石169
井河
筒井用水鞴法170
汴河斗门171
卜居
太行卜居172
范蜀公呼我卜邻173
合江楼下戏173
名西阁174
亭堂
临皋闲题175
名容安亭176
陈氏草堂176
雪堂问潘邠老177
人物
尧舜之事183
论汉高祖羹颉侯事184
武帝踞厕见卫青185
帝诏与论语孝经小异185
跋李主词186
真宗仁宗之信任187
孔子诛少正卯188
戏书颜回事189
辨荀卿言青出于蓝189
颜蠋巧于安贫190
张仪欺楚商於地192
赵尧设计代周昌193
黄霸以鹖为神爵194
王嘉轻减法律事见梁统传194
李邦直言周瑜196
(朱)勃逊之196
刘聪吴中高士二事197
郄超出与桓温密谋书
以解父197
论桓范陈宫198
录温峤问郭文语199
刘伯伦200
房陈涛事201
张华鹪鹩赋202
王济王恺202
王夷甫203
卫瓘欲废晋惠帝203
裴对武帝204
刘凝之沈麟士205
柳宗敢为诞妄206
卷五
论古
武王非圣人208
周东迁失计211
秦拙取楚214
秦废封建217
论子胥种蠡220
论鲁三桓223
司马迁二大罪226
论范增229
游士失职之祸232
赵高李斯235
摄主239
隐公不幸243
七德八戒246

内容简介

东坡志林所载为作者自丰至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